国宝人寿

搜索

“3·15”系列丨以案说险:关于防范“虚假贷款”类诈骗的风险提示

2023-03-17 10:00 发表

    

近年来,以虚假贷款名义实施诈骗行为的事件频频发生,一些不法分子假冒金融机构名义,通过短信、微信、APP等方式发布贷款服务的虚假信息,并在支付贷款前编造银行卡号码填错,需支付服务费、保证金、账户解冻费等理由来实施诈骗。厦门银保监局提示广大消费者:警惕虚假贷款陷阱,避免自身财产损失。

虚假贷款骗局典型案例:

刘先生因最近资金困难,他收到一条陌生短信,内容写到可以办理高额、低息的贷款,只需下载短信链接中的APP进行申请,审批通过后即可放款。刘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立马点击短信下载了该贷款APP,按操作提示填写个人信息后获批了15万元的贷款,但到了放款环节时,刘先生的卡上一直没有收到该笔贷款,随后有自称是该贷款APP客服人员与之联系,声称刘先生填写的银行卡号有误,要求其缴纳2万元解冻金来解冻该笔贷款资金,刘先生无奈交了2万元后,客服又称还需要缴纳3万元的保证金,并出示了监管部门公函,强调必须在1小时内缴纳保证金,否则将被控告恶意套用贷款罪,需接受上门取证调查。被吓懵的刘先生赶紧将其卡内余款马上转给对方,但因手头资金不够,便向朋友借钱,听朋友分析后,刘先生才发现自己被骗并立即报警。

此类虚假网络贷款骗局的受害者多为曾经办理过贷款或急需资金的人群。不法分子会冒充金融机构,以检验还贷能力、调整利率、降息、征信修复等理由要求消费者转账汇款;利用消费者资金需求迫切,低息高额贷款的心态,以提供贷款资金为由实施诈骗行为。

如何防范虚假贷款骗术?

1.到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如有资金需求,请到具有资质的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不要轻信短信、网络、电话等方式收到的不明来源的贷款信息,不要点击不明链接,APP务必通过正规应用市场下载。

2.办理贷款需留心。各金融机构会根据客户的综合情况进行审核,在贷款发放前不会以任何名目收取客户费用,贷款发放后将按照合同约定收取相关息费。如遇自称通过缴纳费用、征信修复就可以办理高额、低息产品、办理贷款前需缴纳费用(包括不限于手续费、首期利息、保证金、验证费、解冻费等)才放款的,均为诈骗。如无法判断真伪,可致电金融机构官方客服核实情况,或咨询监管部门、公安部门。

3.网上转账需谨慎。如接到自称客服、催收电话要求向不明账户转账的,请勿按照对方要求操作,特别注意不要通过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等方式进行转账。

4.个人信息需保护。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要在未知安全性的网页、APP中填写个人信息。如发现不慎被骗,尽量收集证据,并在第一时间报警。

文章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